永遠的主流文化-不一樣的阿原肥皂

文章來源:中小企業經營服務e網通 | 發表時間:2009/08/01 | 推薦數:72 | 回應數:0

 

一、工作室的成立阿原肥皂創作者–江榮原先生,在厭倦了廣告界名利爭奪的戰場後,離開自己熟悉的產業。最初,只是想找個地方安定身心,卻因為自身的異位性皮膚炎,開始研究藥草、手作肥皂,意外的讓自己的皮膚狀況改善,同時,也讓他在創作肥皂的過程中,重新發現生命的重心。

從不是個吝嗇的人,阿原將自己手作的肥皂分給朋友一起共享,卻引起很好的反應和共鳴,讓阿原萌生創業的念頭。在金山的鄉野田間,阿原找了一個小平房,又找到了一些金山當地社區的媽媽們一起來做肥皂,這一做,卻做出了漸漸規模完整的阿原肥皂工作室,也做出了阿原的肥皂王國。

在阿原的工作室,你可以見到一桶桶橄欖油、胡麻油、芥花油…各式各樣的食用油堆放在廚房,準備和藥草水、綠茶粉、艾草絨…等原生植物料混合來做肥皂,阿原很大方的打開工作室、廚房、皂化間、產品留樣室,一點都不擔心產品製作過程公開。阿原說:「肥皂製作的過程不能複雜,但是物料要真誠,我一點都不擔心人家知道我製作肥皂的方式、原物料的來源或是比例,因為這就是阿原肥皂,而且,只要是手做出來的東西,這世界上就不會有一模一樣的產品。」阿原肥皂的副總江榮華先生在採訪中,信手攤開物料購買的帳本,指著他們製作肥皂所添購的精油,說明著一塊香皂,單純物料的部份就佔了售價的60%以上,還不包括人工和百貨通路運銷成本。或許很多人聽到了阿原肥皂這麼高比例的原物料成本,都會覺得不可思議,也不相信這種香皂能有多好的販售市場,而純度這麼高的香皂,卻是阿原肥皂的致勝祕笈。

不偷工減料的高純度肥皂,強調金山當地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讓金山的鄉親一起來手做香皂,每兩天就到金山山區去舀取山泉水回工作室來製作肥皂,這麼的耗工、這麼不符合現代化科學製作的精神,卻是阿原一直堅持不肯改變的原則。

二、阿原的皂文化

品牌為企業的命脈阿原提出阿原肥皂的三部曲,分別為「製造業時期」、「經營製造業時期」、「服務業時期」,目前的阿原肥皂是在第二個階段「經營製造業時期」。最早以製作肥皂為公司經營重點的時代過去了,現階段經營製造業歷程有別於以往,是增加了更多創意、行銷、企劃、研發的概念在產品中,思考多角化經營、多元化周邊產品融合,並用心經營產品服務區塊。

阿原提到,有很多中小企業主,捨不得在商品行銷上聘請專才來為公司規劃,因此公司的招牌永遠都落於窠臼,要不就淪落為模仿的惡性循環中,永遠找不到公司的定位和藍海。未來的阿原肥皂朝著「服務業」的目標前進。阿原表示:「唯有讓阿原肥皂在未來轉形成服務業,才能達成『美學』、『創意』、『關懷』的企業目標。」

研發是企業延續的唯一生機在阿原的觀念中,一家企業的成立,在十年之內都不應該賺錢的。這句話乍聽之下,可能會引起許多的爭辯或是員工的惶恐,阿原是這麼樣的解釋: 「一家好的企業,必須知道自己的藍海在哪裡,人云亦云,昧於流俗的去追隨別人的步伐是愚蠢的,產品的研發,才是一家企業永遠走下去的動力,也是唯一的生機。」

阿原又說道:「一家企業的成立,成本管控的觀念一定要有,但即便是在阿原肥皂工作室中,手工栽種藥用植物、製作肥皂、高純度原物料所佔成本比例相當吃重,但我們依舊成立了行銷企劃部門、產品研發部門。據我所知,國內一家大型的日商百貨公司企劃配置七人,在阿原肥皂裡,我們的行銷企劃有七個人,商品開發有四個人,絲毫不會遜於一家百貨業的人事規模,為的就是希望阿原肥皂永遠可以跑在其他同業的前面。」

企業形象的社會化阿原肥皂的企業核心價值就在於「社區總體營造」以及「勞動力美學」。會和台北縣金山鄉的鄉親一起來手工製作肥皂,就因為阿原認同自身的肥皂產業和在地的人文氣息密不可分。肥皂來自於自然,肥皂來自於鄉親勞動時所賦予香皂背後的勞動力美學,所以阿原時時刻刻都在教育員工,要保持對社會的關愛、對人性的關懷。

阿原肥皂工作室的每位夥伴都有一個撲滿,和阿原一起存錢,時間到了,就將錢捐出去,徹底實踐阿原肥皂人文關懷的角度和立場。阿原這麼樣的告訴我們:「一家企業的形象肯定一定要社會化,在一成立的開始就要積極的參與社會活動,哪怕只是種棵樹、贊助一些義診活動、收容流浪狗、拯救家暴婦女…等等。企業不要等規模擴大了才想到要參與社會活動,因為在企業中,透過全員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能夠帶來潛移默化的功能,讓員工對於企業產生認同感,同時也能夠培養員工在工作上的動力,進而形成一股善意的企業文化。這樣善意的員工透過手作的產品,就能把這股文化影響傳遞給消費者,完成善意的循環。」

教育訓練是防止企業擴張失速的良方阿原肥皂工作室成立已超過了三個多年頭,從早年的步履維艱、一步一腳印的耕耘,靠著業務員登門拜訪尋找銷售通路,到目前全台各生機飲食店產品上架、台北捷運地下街、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各大百貨公司專櫃設櫃……大大小小接近兩百多個販售據點,每日在網路上有十幾萬人搜尋「阿原肥皂」這個關鍵字的佳績,其實,這許多的販售點擴張與專櫃設立不過是近一、兩年的事。

問問阿原單不擔心企業擴張這麼迅速會失控,他笑著回答說:「會啊,我當然擔心啊,但是路還是要往前走下去。」問問阿原怎麼防止企業擴張失速的方法,阿原回答說:「我都讓他們(指著工作室的員工)去上課啊,如果一年上課的時數不滿三十個小時,我就扣他們四分之一的年終獎金啊,強迫他們去上課,讓他們跟著企業一起成長。除了公司本身舉辦的內訓之外,其餘的時間,我讓他們去外面上課,上什麼都好,由公司來負擔學費,只要在三萬元以下的都實報實銷。」

阿原肥皂,堅持做永遠的主流文化什麼是企業應有的態度?我認為企業應有的態度為『樂觀』、『追隨主流』與『講實話』。對阿原肥皂來說,保持樂觀的心境來面對,繼續作好自己的工作,減少外界變化對自身企業的影響,就是維持穩定的第一步。我堅持阿原肥皂要持續做永遠的主流文化,不管政府的決策如何改變,在市場中,永遠是主流的品牌。

「在講實話方面,可以分為產品製作的誠實以及公司帳務的誠實。阿原肥皂的製程一項都是透明公開,百分百的原物料品質無法說謊。關於公司的帳務,我很自豪的可以告訴社會,在財務管理方面我們相信專家、任用專家,會計進存銷等方面帳目,完全符合上櫃公司的會計標準。阿原肥皂是一間很小的工作室,但是我們很有制度,員工的薪資、福利(生日、年節禮金)、保險(勞、健保)完全符合法律的規定,公司雖小,制度卻必須非常健全,才能建立公司的誠實文化。」

三、後記~阿原給企業主的忠告「勇於開口求援,不怕和銀行協商,企業主一定要不停發出聲音,才有機會往上爬。」

任何一家企業的創業都是萬分艱難,阿原肥皂也不例外。阿原給中小企業主的忠告就是「勇於開口求援」。回想創業的初期,阿原開口跟家人借錢、向中小企業處求助、向農委會爭取補助、向文建會爭取支持,縱然礙於現行法令而被拒絕多次,但他仍然沒有灰心,繼續往前走。爾後,農業改良場、工業技術研究所、屏科大和虎尾科技大學的育成中心陸續加入支持,阿原肥皂才漸漸踏穩了立足點。

一家小型的企業,如果永遠都是默不作聲,社會很難發現你的存在。阿原認為,企業主一定要不停的發出聲音,不要害怕和政府求援、不要害怕和銀行協商、不要害怕尋求公家單位、私人廠商的技術支援,社會就會發現你的存在,企業才能在各種風險中安然渡過。

自始至終相信自己的產品可以帶來人們生活上的進化、思想上的安定、習慣上的改變,阿原肥皂不只是一塊肥皂,而是一種滴水穿石的文化滲透,保持對自己產品的信仰,阿原做得到,你也可以做得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9128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